1.知识条件
本团队成员皆为外国语学院英语师范专业的大二学生,皆深入学习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这一门课程,熟知课程标准需要与“教师”、“教材”相对齐等专业知识,充分认识到英语课程标准对教师教学工作起到的指导性作用,也意识到其对一线教师从思想上的认可到实际教学活动中的实施的重大挑战。此外,团队成员还学习了《教育心理学》以及《教育学原理》等教育学专业课程,系统掌握了教育学相关的知识内容,了解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领者,也明白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心理特征,这对本项目研究教师对课程标准的认同感有着理论性分析的支撑作用。
2.兴趣特长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小组成员深知没有实践的理论学习只是纸上谈兵,也渴望将所结合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最终实现知识的有效输出。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这一门课程学习中,小组成员掌握英语课程标准的概念、利益攸关方、英语课堂的教学设计、课程标准与教学评估之间的“对齐”等理论知识,领悟了课程标准对教师教学的重要指导性作用。但同时也发现一线教师对课标的认同感参差不齐,初步调查发现有部分教师对课标完全持抗拒的态度,他们依据课本进行教学,无视课标的存在。因此,小组成员对教师与课标两者之间的矛盾归因有强烈的探究兴趣。本研究以一线中小学教师对课标满意度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教师对课标的了解和看法以及他们基于课标进行教学的具体做法和困惑,旨在促进课标深度融入一线教学,最终实现课程标准理论性与实用性兼并的功能。
3.已有成果
小组成员在此之前皆参加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熟知项目研究的步骤与能力要求,有良好的研究潜力和研究能力。在文献阅读、数据搜集与分析、写作等方面各有所长。王烽翔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两次获得校级二等奖学金,张景怡两次获得校级二等奖学金、一次获得校级三等奖学金,王馨悦两次获得校级二等奖学金、一次获得校级三等奖学金,张圆圆两次获得校级三等奖学金。截止目前,小组成员已经完成创新项目的具体计划,初步确立了问卷调查的对象范围以及问题设计,与指导老师进行了深度的交流,完成了研究的前期准备。
近5年发表论文和主持课题:
1. 中国英语学习者wh-论元问句不对称习得研究.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CSSCI扩), 2022, 30(1), 63-68.
2. 中国初级学习者英语wh-问句不对称习得研究.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CSSCI扩),2019, 42(1): 119-128.
3. 接口范畴对中国高级学习者英语代词约束特性习得的影响研究. 外语教学(CSSCI),2019, 40(3): 63-68.
4. 输入加工教学法: 理论基础、构成与特征. 外语教育研究, 2018, 6(4): 19-24.
5. 中国学习者英语照应成分消解的对比研究.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CSSCI扩),2018, 41(1): 108-116.
6. 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学习者英语依存结构习得的输入加工机制研究”(21YJA740030),2021-2024,在研,主持人.
7. 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作为二语的英语依存结构输入加工机制研究”(21YYB010),2021-2023,在研,主持人
该项目研究内容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是师范生将课堂所学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的一项有意义的尝试。研究设计科学,方法合理,分工明确。
本人同意推荐,并将给与积极的指导!
签名:
2022 年 5 月 2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