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学生 | 所属学院 | 专业 | 年级 | 项目中的分工 | 成员类型 |
---|---|---|---|---|---|---|
|
朱佳颖 |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 历史学(乡村教师) | 2022 | 组长 |
|
|
王缪琦 |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 历史学(乡村教师) | 2022 | 财务管理 |
|
|
马蕊 |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 历史学(乡村教师) | 2022 | 实施 |
|
|
徐瑶 |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 历史学(乡村教师) | 2022 | 理论研究 |
|
序号 | 教师姓名 | 所属学院 | 是否企业导师 | 教师类型 |
---|---|---|---|---|
|
浦佳佳 |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 否 |
|
本项目以发掘苏绣历史内涵,研究苏绣传承创新策略,促进苏绣传承与创新,推动苏绣持续稳定发展为目的。
l题材拓展:挖掘新的题材,让苏绣更贴近现代生活。将现代设计理念、科技元素等融入苏绣中。除了传统的山水、花、鸟、人物等题材外,现代苏绣还融入了现代生活元素、抽象艺术等,创作出了一批具有时代特色的作品。
l与其他艺术形式结合:为了更好地传承与创新苏绣,一些艺术家开始尝试将其他艺术形式融入苏绣创作中。例如,将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与苏绣相结合,创作出独具特色的跨界作品。
l产品开发:设计开发新颖的苏绣产品,如时尚配饰、家居用品等。同时使用创新材料,传统的苏绣材料主要是丝线、棉等。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绣娘们开始尝试使用新型材料,如金属线、化纤线等,为苏绣作品带来了更多的质感和层次感。
l数字化应用:利用数字化技术,如3D打印等,提升苏绣的制作效率和表现力;运用AI技术创新苏绣底稿;建立网络数据库,统筹扩展苏绣底稿内容等。
l营销创新:探索新的营销模式和渠道,推广苏绣创新成果。例如,运用抖音、快手、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苏绣的相关文章视频,创作人们喜闻乐见的小段子等。
国家已经从政策和法律层面开展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这些为本项目的创新实践奠定了政策法律基础,主要为以下两方面:
①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联结民族情感,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
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在“四个自信”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与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必要条件。为了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家层面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性文件。比如,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文),其附件之一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同年12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文)。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这些文件,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政策指导。
②苏绣复兴是非遗文化繁荣的缩影,从小处入手,以苏绣为“试验田”,将苏绣成功经验推广至全国,为全国非遗创新发展提供实例。
到2021年6月1日,《非遗法》已经实施了十周年。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形成以《非遗法》为核心,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等相关法律为呼应,以地方性法律和规章制度为配套,以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为补充的非遗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全社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明显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在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近些年的脱贫攻坚工作中具有独特优势。
事实上,近年来苏绣相关知识产权冲突频发,以他人的艺术作品为底稿进行创作,是苏绣艺术历来的传统。自古“绣缋共工”,绘画对于刺绣一直具有直接的影响,而苏绣艺术与中国文人书画的关系尤为密切。在传统社会中,不同艺术创作传统社会中,不同艺术创作群体的合作方式具有非正式的默许特性,它以文化认同和情感为纽带,并没有引发以产业经济利益为导向的知识产权问题。但在现代法律体系下,未经允许就拿取他人作品作为底稿,明显是侵权行为。苏绣虽为非遗,但是缺乏底稿创新力,导致纵使有非遗法保护也不能顺利发展。所以对于苏绣的创新发展,促进创新转型才能真正促进苏绣繁荣,促进全国非遗发扬光大。
(1)项目选题具有时代性,能够实现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的统一。
2024年三月两会代表提出用科技赋能非遗发展,要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对传统文化内容形态进行创新和转化。本项目立足使用AI等工具为苏绣图案的提供更多新颖的作品设计,丰富苏绣的底稿资源,解决苏绣作品原创性不足的问题,推动苏绣的现代化发展。
(2)项目内容多样,将学术研究与创新实践相结合。
本项目研究内容具有多样性的特征,我们通过文献检索、内容分析、数据分析、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实地调查等方法探究利用数字技术帮助苏绣解决作品原创问题可行性的发展现状和路径,以及结合其他地区优秀的精华。同时,课题组也会结合专业特长,深化苏绣的历史底蕴的同时赋予苏绣现代化特征,亲自体验苏绣的魅力,积累经验,撰写技巧性对策。
(3)项目出发点具有创新性,能够打破苏绣困局和结合当今的群众需求。
本项目在利用科技和地区文化融合的视角下,为苏绣的创新性发展提供新观点、新对策和新方法。针对苏绣创新性发展的问题,本项目从苏绣本体和受众两个方面着手考虑,兼顾供给侧和需求侧,能够不断地优化苏绣的市场结构,促进苏绣的良性发展。
通过发布资讯、创作视频等新媒体手段验证本项目研究策略的可行性,广泛传播苏绣文化,吸引更多人关注和喜爱苏绣,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完成一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苏绣创新策略与文化传承的路径研究”为题的报告,为苏绣艺术的未来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2023.9——2023.10:项目深入调研与文献综述:
对苏绣创新发展和继承相关领域进行深入研究,收集相关资料。 其次,撰写文献综述,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和不足。完成相关领域文献的收集与初步分析。撰写文献综述初稿,进行团队内部讨论和修改。
2023.11——2024.1:项目方案设计与初步实验:
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研。根据调研结果,设计项目实施方案。开展初步实验,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完成项目方案设计,并开始准备所需材料。开始初步的实践后,记录相关的数据,分析实践结果,总结项目的可行性。
2024.2——2024.7:实践数据收集与分析:
继续深入实践,收集相关实践数据,确保实践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对数据进行系统地分析,提炼项目实践的结论,形成分析报告。
2024.8——2024.10:项目总结与成果整合:
完成项目总结报告的初稿,撰写项目总结报告,整合研究成果,进行团队内部成果展示,根据反馈修改完善材料,准备项目成果展示材料,如PPT、视频等。
2024.11——2024.12:成果展示与项目收尾:
参加学校或相关机构组织的成果展示活动。完成项目结题报告,整理项目相关文档。
①在技艺和工艺方面,研究者们关注苏绣的传统技法、材料运用和创新发展。对苏绣的针法、色彩、图案等进行深入研究,同时探索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以推动苏绣技艺的创新和发展。
②苏绣的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也是当今研究的重要方向。随着消费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追求,苏绣市场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研究者们通过对市场的调研和分析,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为苏绣产业的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③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也在苏绣研究中得到应用。例如,结合艺术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苏绣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和研究,以揭示其更深层次的内涵和价值。
④经过实践,发现苏绣发展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l传承困难:传统技艺的学习需要时间和耐心,年轻人不太愿意投身其中。
l成本较高:优质的绣线、材料等成本不低,影响市场竞争力。
l创新不足:在现代社会,如果不能与时俱进,难以吸引更多受众。
已具备的条件
①历史文献丰富,为研究提供了详实的资料基础。苏绣历史悠久,历代文献、典籍中不乏对苏绣技艺和历史的记载,这为研究者提供了详实可靠的历史依据。
②技艺传承体系完整,为研究提供了实践基础。苏绣技艺历经数代传承,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技艺体系。众多苏绣大师和技艺传承人,为研究者提供了现场学习、交流的机会,能够深入了解苏绣技艺的精髓。
③政府重视和政策支持。政府部门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苏绣传承和创新研究提供了资金、人才等多方面的支持。
④研究机构和专家团队日益壮大,为研究提供了专业支持。越来越多的高校、研究机构设立了苏绣研究中心或相关课题,汇聚了一批研究苏绣的专业人才。
⑤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为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可以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为苏绣的传承和创新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尚缺少的条件及方法
在实际中苏绣相关知识产权冲突频发,以他人的艺术作品为底稿进行创作,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还需进一步完善。
开支科目 | 预算经费(元) | 主要用途 | 阶段下达经费计划(元) | |
---|---|---|---|---|
前半阶段 | 后半阶段 | |||
预算经费总额 | 1850.00 | 购票、调研、资料 | 1800.00 | 50.00 |
1. 业务费 | 1840.00 | 无 | 1800.00 | 40.00 |
(1)计算、分析、测试费 | 0.00 | 无 | 0.00 | 0.00 |
(2)能源动力费 | 0.00 | 无 | 0.00 | 0.00 |
(3)会议、差旅费 | 1800.00 | 往返高铁1360元,住宿费320元,苏州苏绣博物馆门票四人共120元 | 1800.00 | 0.00 |
(4)文献检索费 | 20.00 | 无 | 0.00 | 20.00 |
(5)论文出版费 | 20.00 | 无 | 0.00 | 20.00 |
2. 仪器设备购置费 | 0.00 | 无 | 0.00 | 0.00 |
3. 实验装置试制费 | 0.00 | 无 | 0.00 | 0.00 |
4. 材料费 | 10.00 | 资料购置、打印、复印、印刷 | 0.00 | 1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