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AI营销探索与实践

申报人:严俊 申报日期:2024-06-05

基本情况

2024项目管理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AI营销探索与实践 学生申报
创新训练项目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
学生自主选题
一年期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产业基础,着力点是数字经济与企业深度融合,促进企业运营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AI将加速该进程并驱动营销进入新质生产力时代。本项目通过挖掘新能源车企AI营销做法,针对新能源汽车传统营销模式痛点,构建能源汽车AI营销战略框架,探究新能源汽车AI营销的应用场景,探索新能源汽车AI营销的实施路径,借助AI提升企业营销效率,实现技术赋能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发展。

1.曾参与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2.曾参与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三创赛”,并担任队长,获校级赛二等奖;

3.曾参与CMAU市场研究与商业策划大赛,获校级赛三等奖。

常军:
(1)淮安市女性人口研究
(2)淮安市特色小镇培育与建设问题研究(C-17-45)
(3)苏北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对策研究(20ASS066)
(4)基于直觉体验的“商务谈判”课程讨论式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5)《数字营销》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建设(221000514073746)
鲍磊:
(1)主持:考虑消费者个人信息价值的本土企业和外资企业竞争研究(项目号:2022SJYB1901),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结题,2022.06-2023.12;
(2)主持: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江苏品牌农产品消费促进机制构建研究(项目号:23ASS062),江苏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乡村振兴软科学课题,2023.05-2023.11,结题;
(3)主持:再生资源回收流程优化及深加工技术推广应用(项目号:BY20230402),2023年江苏省产学研合作项目,在研;
(4)主持:淮安市数字化赋能市域社会治理的探索、挑战与提升策略研究(项目号:2024SK48),2024年度淮安市社科类研究课题,在研;
(5)参研:考虑参与方信息不对称及参与方行为的平台定价研究(项目号:7167103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结题,2017.01-2020.12;
(6)主研:高技能人才培养与工业转型省级匹配效应统计分析及政策优化研究(项目号:2019LZ25),全国统计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结题,2019.09-2021.12。

组织团队成员学习营销理论知识,帮助团队深入理解本项目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标,指导本项目研究内容、研究方案的设计,确保项目研究的顺利开展。
省级

项目成员

序号 学生 所属学院 专业 年级 项目中的分工 成员类型
严俊 商学院 市场营销 2023 全面负责项目的统筹和推进工作
何思颖 商学院 市场营销 2023 负责调研
王枢垚 商学院 市场营销 2023 负责汇总
汪南 商学院 市场营销 2023 负责采集数据

指导教师

序号 教师姓名 所属学院 是否企业导师 教师类型
常军 商学院
鲍磊 商学院

立项依据

一、梳理国内新能源车企的AI营销做法,深入洞察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特征与客户偏好,构建新能源汽车AI营销战略框架;

二、分析新能源车企传统营销模式痛点,探究新能源汽车AI营销的应用场景;

三、探索新能源汽车AI营销的实施路径,提升企业营销生产力。

一、主要是通过文献检索、市场调研、专家访谈、案例分析、知识图谱等技术,梳理出新能源车企的AI营销的做法,结合市场营销相关理论,来构建营销战略框架

二、分析新能源车企传统营销模式中信息传播受限,用户互动不足,成本较高等痛点,针对精细化的客群,定制差异化的营销模式,探索新能源汽车AI营销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的应用场景,“AI智能客服”“汽车定制预览”、“AI虚拟试驾”“AI虚拟展厅”等服务,精准转换客群购买需求。

三、总结研究一二中在营销方面对AI 技术的利用,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相结合,搭建智能化营销平台:利用大数据进行市场预测和需求分析,探索消费者结构变化,进行精细化的客群洞察,提高营销精准度。根据消费者的行为数据,识别潜在客户群体,制定超个性化营销策略,优化消费者服务体验,增强客户满意度,进行全方位的用户经营,提高转化效率。同时利用AI技术帮助新能源汽车企业构建和维护品牌形象,在营销内容中融入与品牌和产品相契合的增量价值,进一步提升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它们深度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各个层面,从根本上了改变了生产力、生产资料与生产对象的组合方式。这一变革不仅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更推动了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的质的飞跃。作为传统生产力的跃升,新质生产力是在对传统生产力继承的基础上,实现关键性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的过程。新质生产力本质上是以“算力”为代表的新质态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主导, 体现高效率、高质量、高科技等基本特征[1]。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各行各业都在经历一场由新技术驱动的革新,其中营销领域尤为显著。


在营销领域,新质生产力犹如一股强劲的东风,为传统的营销技术注入了全新的活力。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营销活动正逐渐摆脱传统的单向推送模式,转向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双向互动。业通过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手段,能够精准地捕捉用户行为模式和兴趣偏好,制定更精准的个性化推荐和营销策略[2],从而实现营销内容的定制化、精准化投放,提升转化率,降低营销成本。此外,AI营销还可以实现实时监测与反馈,使得企业能够快速调整策略,优化营销效果。

与此同时,作为现代环保主义新星的“新能源汽车”,也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迎来了发展的春天。2023年我国车市依然保持持续向好。全年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双双突破了300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创历史新高,实现两位数较高增长,连续15年稳居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企业借助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车辆智能化、车路协同等相关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网联化是新能源汽车的手段和特征。网联化是指汽车与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汽车与车外其他设备间的无线通信(V2X),提供智能出行服务和数据交互功能[3]未来,新能源汽车不仅将具备更高的智能驾驶水平,实现更加精细化的车辆控制,还将实现与道路设施、其他车辆及行人的高效协同,为出行方式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然而,在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企业也面临产品种类少,配套设施不完善,宣传渠道单一,促销力度不大,售后服务供给不足[4]诸多挑战。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打造出具有鲜明竞争力的品牌效应,成为摆在每一个新能源汽车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营销策略应当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拥抱AI营销等新技术手段。通过对数据的挖掘,企业经营者能够发现以前无法注意到的商业洞察,并制定出优化策略,增加用户粘性和满意度[5]

通过新质生产力的赋能,新能源汽车企业可以运用AI营销技术对市场进行更为深入的洞察与分析,从而精准定位目标人群,实现营销资源的有效投放。同时,AI营销还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数据分析与挖掘,找到影响品牌口碑、用户满意度及市场占有率的关键因素,为产品优化、服务提升提供有力支持。此外,借助AI营销的精准推送能力,企业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与忠诚度,进而提升品牌效应和影响力。

总之,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行业正迎来一场由AI营销引领的智能化升级浪潮。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应当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拥抱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不断创新与发展,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参考文献

【1】 杨树弘,许志敏.新质生产力驱动党刊全媒体融合发展研究[J].出版与印刷,2024(02):25-33.

【2】 庞文英.融合AI与人文特质的个性化营销策略研究[J].国际品牌观察,2023(17):34-42.

【3】 罗剑,赵二牛.双碳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研究[J].中国商论,2024(08):128-131.

【4】 陈文君.新能源汽车营销策略分析——以比亚迪为例[J].商展经济,2024(03):47-53.

【5】 马天慧.AI技术拓展投放边界——专访百度营销研究院院长张羽[J].国际品牌观察,2022(09):42-47.

① 梳理新能源车企AI营销做法:项目通过文献检索、市场调研、大数据等方法将新能源车企AI营销做法运用市场营销专业知识转为理论知识;

② 探索AI营销的应用场景:项目探索“AI智能客服”“汽车定制预览”、“AI虚拟试驾”“AI虚拟展厅”等应用场景,利于AI营销与新能源汽车相融合,替代传统营销方案;

③ 运用了数据驱动决策:项目通过运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挖掘潜力客户,精准定位市场需求,助力车企做出针对性最优决策,提升车企营销生产力;

④ 优化了用户体验:项目注重用户体验,通过拓展AI“一条龙”服务领域,持续优化产品和服务,将AI与市场相适应,有利于提高有效交互效率,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提升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推进了可持续发展: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快速成长,本项目运用AI营销以低成本、高效率、少耗时提高了新能源汽车的营销效率,且项目契合了我国可持续发展以及绿色产业的生产理念,为我国新能源车企在AI营销方面提供理论和建议。

技术路线:

summernote-img

拟解决的问题:丰富和完善我国新能源汽车AI营销理论,探索我国新能源汽车AI营销的实施路径。

预期成果:

1)撰写一份研究报告,题目拟定《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AI营销模式》

2)发表1-2篇学术论文

202406月——202412 调查研究新能源车企现状,分析新能源车企传统营销模式痛点

202501——202505 梳理国内新能源车企的AI营销做法,构建新能源汽车AI营销战略框架

202506——202512 探索新能源汽车AI营销的实施路径模拟新能源汽车AI营销的应用场景

202601——202605 归纳总结项目成果撰写论文并投稿发表

第一,项目团队通过文献检索、市场调研、案例分析等技术,梳理出国内新能源车企的AI营销做法,构建了新能源汽车AI营销战略框架;

第二,项目团队通过一中的深入了解,分析出新能源车企传统营销模式痛点,探究出了AI营销的新应用场景;

第三,项目团队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技术,探索出了新能源车企AI营销的实施路径。

已具备的条件:学校图书馆提供了丰富的专业图书供阅读参考,图书馆网站提供了学术文献资料;商学院实验教学中心为项目研究团队免费开放使用,可以进行文献检索、问卷整理、数据处理等工作;商学院专业教师和学校的相关职能部门为项目的开展提供积极的理论指导与建议措施等。
      尚缺少的条件:调研、差旅、打印等经费;大量精准且有效的营销案例;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技术的运用。
      解决方案:向学校申请科研经费;走访新能源车企并深入合作,获取有效案例;深入市场调研,调查市场需求特征与客户偏好;与相关新能源车企合作,获取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技术的支持和帮助。

经费预算

开支科目 预算经费(元) 主要用途 阶段下达经费计划(元)
前半阶段 后半阶段
预算经费总额 3000.00 1000.00 2000.00
1. 业务费 2600.00 800.00 1800.00
(1)计算、分析、测试费 1000.00 500.00 500.00
(2)能源动力费 0.00 0.00 0.00
(3)会议、差旅费 400.00 200.00 200.00
(4)文献检索费 200.00 100.00 100.00
(5)论文出版费 1000.00 0.00 1000.00
2. 仪器设备购置费 0.00 0.00 0.00
3. 实验装置试制费 0.00 0.00 0.00
4. 材料费 400.00 200.00 200.00
结束